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3|回复: 0

【课件】6-32.学佛需有大爱心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334

回帖

128万

积分

积分
1286168
发表于 2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课件】6-32.学佛需有大爱心

6-32.学佛需有大爱心

 

    做善事要做到自然。师父经常跟你们讲一句话,在马路上看见有一个人要摔倒了,有一种人是去扶他,跑过去的时候想到,“我今天要帮助他,因为我是学佛的人,我有境界啊,我必须扶他起来啊。”有境界吗?有啊。做好事吗?对啊。还有一种人,看见人家快要摔下去了,想都不想,跑过去就把他扶起来,这就是无境界,无所求,无所为,什么都不想,我就是这么做了,这个人走的时候就上天了,他已经到了这个境界,他不是说想出来去做的这个境界,而是他本身就有这个境界了。做善事,修境界, 修到自然了,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善事,在做功德了,那才是真正的功德。如果你们今天有目的地去帮助人家,想着自己多做点功德,多做点善事,还是有为法,不行。所以,要懂得佛性是空的,内心深处最内涵的佛性,它是空的,了无一性,没有的,叫空性。

 

    佛性实际上是无始无终的,就是你最本性、最良心的佛性,是没有开始、也没有终结的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。你们说,你们的良心会增减吗?你们的良心不好只不过是被六尘所遮盖了,被六欲所蒙蔽,你们看不到自己的本性。比方说,这个小姑娘本来良心是很好的,看见人家伤筋动骨了,她会很怕,看见血,她会很难过,这个人受伤了, 这么痛苦。但是如果她是医生,天天动手术,时间长了, 看见血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的,这并不代表她本性里看见血不怕、没有慈悲心,而是见多不怪。所以,我们只有坚定佛性,才能成就大我,舍弃小我,我们不要为自己啊,要为众生,我们要为众生求,我们要为众生去做,我们就是众生,因为众生就是佛,佛就是众生,佛是从众生之中来的,所以,我们就要成为一个觉悟的众生,我们就是佛。我们学佛的人,唯有奉献,才是正精进。你们今天奉献了没有?你们为人家做了多少?你们有没有为人家在做事、帮助人家?所有的这一切,都是属于正精进。度人的时候,属于正精进,对不对?所以,真正有智慧的人,要奉献,要帮助人家,要舍弃小我去帮助人家,这就是佛法界讲的大乘佛法,救度众生。因为在末法时期,不救度众生的人,很难破除我执,听得懂吗?不去救人家的人,总是自以为是;只有当你融化在众生当中,你才是真正的佛啊。佛不是在众生当中吗?我们在人间因为早已迷失了方向,所以我们只有默默地耕耘,我们只管耕耘、不问收获, 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佛法。

 

    我们要为众生活着,实际上,为众生活着的人,就是为自己啊,对不对?地藏王菩萨为众生活着,地狱不空, 誓不成佛,他不就是成佛了吗?他不就是为众生活着,他就成佛了吗?所以,我们的境界必须要高,我们必须为众生活着,去救度众生,不是让你活着,是让你去救度他们, 以大的爱心,以大的慈悲心,去救度众生,这就叫大慈大悲啊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乐在其中,救人的人永远是快乐的,他就能够乐在其中。所以,我们要用种种的方式, 来消除我们身上累世所积累的业力。想想吧,我们的业力有多少啊,我们做错多少事情,我们过去做错了,现在还在做错,我们只要活在这个烦恼道中,我们永远会做错事情。我们得不到解脱,因为我们有烦恼,有烦恼的人就是没有开悟的人;开悟的人,他就不会烦恼;有慈悲心的人,就不会有瞋念;有瞋念的人,就不会有慈悲心,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。

 

    我们要在自力的基础上,就是说靠着我们自身力量的基础上,还要靠佛力,要靠念经的力量,靠菩萨的力量, 要得到菩萨加倍地给自己的加持力。我们靠自己多难啊, 我们就算念念经,有时候晚上还是会做梦,小鬼来找,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不来做噩梦啊?你没有能力,你没有能量, 所以,要靠着自身的能力,就是你前世已经拥有的那些力量,再加上你今世所做的很多善力和功德力来加持你,使你得到佛力,你可以得到佛力来还清你的冤亲债主。我们人生很坎坷,累世的恶因啊,我们天天到处在播种啊。想想看,我们前世夫妻两个就是冤家,那么今世又做夫妻了, 你是不是把前世的业力今世又在播种啊?又吵架了又打架了。前世的孩子是你的冤家,投生到你的家里,你是不是和这个孩子又在造业啊?你不是在播种你的新业吗?你利用你的过时的、过去的、累世的不好的业障,在制造新的业力啊。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,因为你的种子播下去了, 你一定会有恶因的收获的,等到恶因收获来的时候,你再求佛拜神,那是没有用的。

 

    所以,我们自己跟冤亲债主天天在打斗,小孩子就是我们前世的冤亲债主,爸爸妈妈也是我们前世的冤亲债主, 我们天天在造着新业,并在还着旧业啊,我们哪一天能够脱离这些东西?我们很可怜,因为不知道我们前世种的因, 因为很多人不相信,因为他们看不见,他们今世在继续造业;而真正学佛的人,开悟的人,因为他有悟性,他知道了冤亲债主天天在讨债,他只有好好地还清债务,方能脱胎换骨,所以,要依靠佛菩萨的佛力,来去除我们的业障和消除我们的障碍。要感叹人世间无常啊,你们想想看,世界无常不无常?多少人不就走了吗?多少人说没有不就 没有了吗?师父今天跟你们说的朝鲜的灾荒死了有两万人,师父开始的时候说成是韩国,边上的徒弟说韩国怎么样,很好,接着师父说他讲错了,不是韩国,是朝鲜,徒弟马上说:哦,是朝鲜啊,朝鲜怎么样怎么样贫穷落后。这个就是没修好,朝鲜不是人啊?连畜生都是灵性啊,都是灵界啊。我们为什么连畜生都要爱护,我们都是众生啊,朝鲜人不是人吗?想想看,两万人饿死了啊,多可怜,我们难道连慈悲心都没了吗?你至少要有这个心,你才能得到这个佛性啊。

 

    慈悲心是你叩开佛法大门的钥匙啊。一个人连慈悲心都没有,怎么能够进入佛门呢?佛陀说,慈悲为本啊,本是什么?就是根本,一个人的佛心就是根本,所以,学佛的人,你们有没有可怜人家的心?首先你要看谁都可怜, 你要看自己更可怜,你就会有慈悲心了。你这个也看不起, 你那个也看不起,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人家好,你怎么会看得起人家,怎么会有慈悲心啊?观世音菩萨没有看不起我们,所以她到人间来救度我们;济公活佛没有看不起我们,所以到人间来救度我们;佛陀没有看不起我们,所以降临在人间吃这么多的苦,放弃太子不做,来救度众生。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慈悲为本啊。真正学佛的人,他必须在自身自力的基础上,用自己在人世间学到的佛法,加上自身的佛力,他才能真正地去救度众生。一个人很善良,说明他本性很好,有佛心,但是,他没有修,他就没有加持力。一个人在求佛,得到佛的加持力,但是他的本性太肮脏了,照不出他的佛性,这个人也修不好佛。

 

    在学佛修心的道路上,菩萨天天在跟我们讲啊,要相信,要有愿力,要有行为。你们知道,很多修心的人,有愿力,但是他没有行为,他不去做;又有很多的人,他去做了,他天天去救人,但是他没有智慧,他没有愿力,他也不能成佛;还有很多人,有愿力,又有行为,但是他没有信到底。为什么每年有这么多的人相信,每年又有这么多的人又开始不相信啊?为什么有很多人出家,又有很多人还俗了?师父最近看见一个法师,娶了一个26岁的老板娘,他是住持啊,他就是没有信啊。实际上,菩萨说“信、愿、行”三个字,愿是由信而来的,你不相信,你哪来的愿力呢?所以,如果你不是真正地相信,你这个愿力是假的,你做出来的行为也是假的。你只有真正地相信,你这个愿力发出来,那才是大的光芒、力量和能量。

 

     师父跟你们所有的人讲,修法是修心,修佛也叫修心。你修人间法,实际上,你修的叫外心,而你修佛法,你是修的内心,只有内心修好了,才会影响你的外心,你的外心是由很多心组成的,有嫉妒心,有瞋恨心,有贪心,有愚痴心,这些外心组成了你的一个真心,那你这个真心就被外心的六尘所遮盖了,看不到你的良心和本性。你只有把它变成慈悲心、善良心和布施心,你把所有的外心都作为一种良性循环,你的内心才会是真正的佛性。不要去小看自己的外心啊,这些条件是促使你修不好的外因。为什么这么多人修不好?因为他的坚定的恒心不足,他就会在半路上舍弃佛法、舍弃佛性,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会说, 在人间修佛修心是一条艰苦的道路,学正法、正道是上乘啊。被人家说,被人家骂,为什么那些法师能够承受、顶住这些,不怕人家讲,不怕人家笑,能够坚定自己,也是靠着一种信。  

 


金言法语

要懂得佛性是空的,内心深处最内涵的佛性,它是空的,了无一性,没有的,叫空性。

 

我们必须为众生活着,去救度众生,......以大的爱心,以大的慈悲心,去救度众生,这就叫大慈大悲

 

要依靠佛菩萨的佛力,来去除我们的业障和消除我们的障碍。

 

慈悲心是你叩开佛法大门的钥匙.....佛陀说,慈悲为本

 

你只有把它变成慈悲心、善良心和布施心,你把所有的外心都作为一种良性循环,你的内心才会是真正的佛性。

 


相关开示

原文:做善事,修境界, 修到自然了,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善事,在做功德了,那才是真正的功德。

wenda20120511  29:45  

最高境界是无境界

女听众:师父说现在的人修了以后,要“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”。这个“没有境界”请师父再开示一下!是没有想法了吗?没有欲望?

 

答:没有境界实际上也是有境界,没有境界就是更有境界。比方说你在马路上看到一个老太太摔下去了,有境界说:“哎呀,这个老妈妈摔下去了,我必须去扶她呀,我是学佛的人我有境界,我是个好人哪。”你再去扶她,这叫有境界。如果换成菩萨,一个老妈妈摔下去了,菩萨想都不想就把她扶起来了,有没有境界呀?没境界了菩萨想都不想的。比方说一个人他是一个模范,人家说他是模范,他已经不感觉自己是模范了,他觉得这些东西他应该做的。很多人说:“你是模范母亲。”这个母亲说:“我本来就应该对孩子好的,有什么模范不模范的。”这就没境界了。如果你对孩子好的时候想到:“哎呀他是我的孩子啊,我是母亲,我有责任对他好。”那就叫有境界。到了无境界的时候,就是你做好事,已经是自然的出来了,那就是没有境界。想都不想就叫无境界了。人家表扬你啊:“哇!你对你的孩子可真好啊。”“那应该的呀”;菩萨对众生这么好那是应该的呀。所以菩萨没境界,菩萨没有想到“我对自己的众生要好,我去帮助他们,我还要……因为我是菩萨呀,所以我要帮助他们,我要做个榜样啊。”菩萨都不想这些的,菩萨就主动出来就帮了。

    



原文:要懂得佛性是空的,内心深处最内涵的佛性,它是空的,了无一性,没有的,叫空性。

法身觉了无一物

——2016.07.06香港(3:25-8:11)

正如永嘉大师曾经说过:“君不见,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,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,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”

 

君不见,你看不见吗;绝学,有学之人;

 

无为,做了一件事情心不动就是无为,人家说你做了好事,你说“我没做啊”,

“菩萨,你讲了49年的法”,菩萨说“我一天法也没讲过”;明白了吗?

闲道人,就是开悟之人;

 

不除妄想不求真,如果去除不了妄想,怎么能够求到真的呢;

 

无明实性即佛性,无明就是不懂,不懂之后你看得到实性,你不懂你才学,学到了本性和佛性;

 

幻化空身即法身,幻化,你本来在人间就是一个幻化世界;空身,身体有了,最后没了,生出来到死亡,身体有了像没有一样。举个简单例子,当昏迷过去的时候你有没有这个身体,当散架在床上手脚都不能动,你就是空身,就是幻化之身;

 

当你什么都空了,想明白了,就是一个法身,可以到处跑;

 

法身觉了无一物,当你拥有了法身,觉悟了空性,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,我们到这个人间来走一趟,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,连身体都带不走,就是了无一物,什么都没有;

 

本源自性天真佛,寻找内心的本原,那就是佛性,才会懂得什么是自性,当拥有了自性的时候就是天真开心像佛一样,因为当我们知道人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不管别人对我怎样,不管这个世界再有好的欲望和名利,我只是笑一下,因为不属于我的,我不争不抢,才是天真佛。

 

本心自空,本性自空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一百十五)2016-06-28

问:你也空空,我也空空,佛也空空,魔也空空。本心自空,本性自空。前面的能理解,后面的本心自空,本性自空,不知理解对不对,本心自空,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,也可以像针尖那么小,因为你都不存在,你哪来的心啊。本性自空,一个人活在世间,为世间法所迷惑,他迷失了自性,没有自性,做了很多恶事,学佛后,开悟了,找到自性了。也知道了众生皆具佛性。就如佛也空空,如果有情众生都成佛了,佛也就没有必要显示自己是佛了。所以说本性自空,这是我的理解。

 

答:这些是正确的,最后几句话非常有佛性。修到最后本性完全自空了,完全没有自我,没有任何东西,归还给宇宙大地,连菩萨都没有了。就像心靈法門,到大家都用完了,这个法门就没有了。一条路走完了,这条路就没有了、结束了,过去农村有多少路,现在还能用吗?八万四千法门不断在翻新。小时候的衣服很好看,藏到今天拿出来还能穿吗?道理是一样的,过去念过的经、学的佛,随着时间的变化,一切都是空的,空空如也。因为你的本性是空的,你的内涵、你的内心、你最后的佛性都是空的,认识这个宇宙世间是空的,所以最后得到的也是这个宇宙空间一切都是空的。

 

菩提也是空,连佛性都是空性

本性亦如是 何处非如来 191218B (第31集)(0:38-2:48)

菩提本是空,师父说“菩提也是空”,连佛性都是空性,所以菩提就是空的,只是给你创造一种能够成功的境界。小学里你们学中文,学完之后,小学里的老师你们很多都记不住了,老师是不是也是空的?他把那些教育你们的字都放在你们心中了,教完之后,他是不能执著于你们的——“这是小学里我教育过的人,我要盯住他,以后好了要来回报我……”全是空的,教育完就结束了,你们只要学到文化就可以了。所以菩提本是空,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空的。

 

“明镜亦非台”,师父这里说“明镜亦无心”,没有心,照镜子照出来也是虚无、空无的。“本来亦如是”,本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回事,一就一,二就二,过了就过了,没了就没了,死了就死了,有名就有名了,身体垮了就垮了,一切亦如是,都是这样的。“本来亦如是,何处非如来”——我这是另外改编的——哪里没有如来?师父就是更深地理解这四句话,哪里没有如来?去追求菩提,它都是空的;等你追到菩提的时候,菩提自然印在你心中。你真正学佛学法,那些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去了,你照的镜子也没有心,镜子里照不出你的心,虚幻的。“本来亦如是”,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如如不动的,没有什么“是”,没有什么“如”。“何处非如来”,哪里没有如来?如来在本性中。

    



原文:我们就要成为一个觉悟的众生,我们就是佛。我们学佛的人,唯有奉献,才是正精进。

为何菩萨的境界就是众生的境界

——来信解答175

问:师父说“菩萨无境界,菩萨是没有境界的,因为菩萨的境界就是众生的境界”,这句话怎么理解呢?众生是只有自己,菩萨只有众生,为什么菩萨的境界就是众生的境界呢?

 

答:因为菩萨是从众生中来的,开悟的众生是菩萨,不开悟的众生是人,菩萨不开悟也就是众生,菩萨的境界不就是众生了?开悟的众生就是菩萨,菩萨的境界就是众生的境界。

 

5-24、拥有公正无私的心、无障无碍的心

要证得如来的智慧。什么叫如来的智慧?如过去、原始、本来就有的东西,叫“如来”。“证得”就是本来身体上、本来智慧上就有的佛性和佛心。你们有智慧吗?所以师父跟你们讲,要自性不动。什么叫自性不动?就是要自己本性永远不变。我就是个善良的人,我就是一个很有良心的人;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讲人家不好,我就坚持;我这个人不喜欢骂人,我就坚持;我这个人不喜欢偷人家东西,我就坚持;我这个人就喜欢做善事,我就坚持——这就叫本性不动。

 

奉献给众生,有忘我的精神,你就达到了佛的境界

——20140427  新西兰奥克兰(9:07-11:48)

当你真心对待别人的时候,别人会真心地对待你,这就叫因果,所以要找到为别人奉献自己的这种精神,因为你奉献给众生,你有忘我的精神,你就达到了佛的境界。臺長经常在演讲当中讲过,人生,指当你生出的时候,你就踏上了一辆没有回头的列车,只有往前,每当自己做错的时候,你永远没有回头的,所以人生没有彩排,我可以再来一次,再来一次是没有的,所以我们每一天都是在现场直播,所以我们不能做错事情,我们不能让自己天天活在后悔当中,活在幻想当中,因为幻想会得到妄想,妄想就是生命无谓的浪费,很多人天天在妄想当中活着,实际上他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,所以认识佛法要克服自我意识,心中要只有众生,我在德国世界高峰和平会议上,有一个部长问我,臺長,用佛法的觀念,怎么样使这个世界和平呢?我告诉他两个字,那就是无我,当我们没有自己的时候,我们心中只有别人就不会有争斗了。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学习,六度万行体中圆,那就是超脱自我,忘记自我,母亲为什么会这么受人尊敬,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那是无私的,所以我们一定要成全大我,这就是佛的智慧。

    



原文:我们必须为众生活着,去救度众生,...... 以大的爱心,以大的慈悲心,去救度众生,这就叫大慈大悲

wenda20141130B  01:03:03

如何理解“人活着就是为众生付出”

男听众:在节目中,师父多次跟我们说起“人活着就是为众生而付出”,这句话弟子一直没听明白,世界上这么多忙忙碌碌的人们,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安然地活着吗?直到前段时间,弟子在生活中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来打比方,感觉好像想明白了,想请师父帮弟子批改一下。也就是说在十法界中,人道虽属六凡道,但也算三善道之一了,在人道里面苦乐参半,是最好修行的地方。这个地方就好比一所学校里面一个重点抓升学率的班级,你来到这个班级,目标很明确,就是为了升学。我们今天很庆幸来到这个了生死、求解脱的最好班级,就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次机会,为众生而付出,为自己而精进,为众生就是为自己,否则只有留级或降级,或者干脆就别来这个班级。谢谢师父开示!

 

答:实际上你刚刚讲的这个应该说不是初级的,算中级理解这个问题了。实际上我们活在人间为别人,你想想看,我问你几句话你就知道了,妈妈活着不是为孩子吗?是不是为别人?很多人活着都是为别人的。但是问题你能够为众生,不是为你自己私欲所拥有的东西,那你就是真的为众生了。如果你今天无缘大慈,你就是菩萨;如果你今天有缘分的,你就帮助你们家里的亲戚啊朋友啊,那你还是小我。所以真正能够为别人的话,要无缘大慈。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讲雷锋呢?雷锋帮助老妈妈,背着老妈妈去看病,帮人家推车,哪一个是他的亲戚啊?一个都不认识的,这样的人才是有高境界的人。

 

所以无缘大慈,实际上就是说心中想着众生,心中只有众生,因为菩萨没有自我,所以菩萨才能成佛。只要有自己的人,那就有“我”字,那就是投人。

 

人虽然是在三善道里边,但是它属于三善道里面最低档的一道天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,人道是最低档的,所以人就是自私。再下去就是畜生道,所以畜生道的所有畜生不会为别人,只能为自己。为什么狗很容易投胎呢?因为狗还有一点心是为主人的,它会救主人,所以狗还能投胎做人。其他的很多动物很难投人的,因为它们出来就是为自己,它们死了也是自己,它们就知道我我我……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下辈子还是投人?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别人,只有自私,只有自我,所以他们下辈子还是“我”(明白)

 

学佛要有无我的大爱,要无私地帮助众生

———wenda20130712_1322

听 众:一起学佛当中有几位负责成员一直默默地为大家付出很多,也帮助大家做了很多事,但是也可能会随时出现一些变故,导致有的事情做得不是太圆满,引起部分同修的指责和非议。为此几位负责的同修对以后帮助大家做事有点失去信心,甚至不愿意再出面处理或者组织一些事情。请师父为这几位同修开示一下,该怎么办?

 

臺 長:我举个简单例子:把一起学佛的其他人就当成她的孩子,她要帮助孩子补功课,孩子不听话、不认真地好好读书学习,作为母亲会不会放弃帮助她的孩子?因为一起学佛的人不是他的孩子,所以他就不肯发这个心。观世音菩萨把所有的苦难众生都当成她的孩子在帮助,所以她永远不嫌弃,永远在这么精进地做,所以她才能成菩萨、才能成佛。而我们碰到一点困难了,前怕狼后怕虎,觉得“哎呀,搞到我身上了”,“哎呀,我怎么样”……就不敢承担,这种人下辈子只能再投人。为什么要学佛?佛不是嘴巴里讲讲这么容易做的,佛是要付出的,任何救人的人,哪一个不付出就能成佛的?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地想一想,如果这些需要帮助的是你的亲人、是你的孩子,你会怎么想?你会不会放弃?你一个都不会放弃,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孩子。正因为你没有把他们当孩子、没有爱心、没有慈悲心、没有无我的大爱,所以你才会放弃;因为你考虑自身的利益为重,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痛苦,所以你就会收手,就不会帮助别人,这就是人的自私心。拥有人的自私心,你就永远成不了菩萨、永远成不了佛。

 

所以学佛不是这么容易,不是这么简单的,不是嘴巴里说的,那是要靠行为和你的思维、还有你的语言来不断地努力去帮助人家,让人家能够感受到菩萨的爱!就像一个母亲,你要让孩子爱你,母亲是默默无闻地奉献。今天这么多人膜拜观世音菩萨,因为她从来不顾自己,有求必应!今天小小的一个师父帮了你们,你们知道有感恩心,但是你们为什么不能学着师父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,让人家也感恩你们呢!你们做得太差了,师父只能说很自私啊!看到人家帮不了,有点问题了,马上就退缩了,就打回自己原籍了,就不愿意再去帮助人家了,因为你没有当成亲人去帮。但是师父也要跟你们讲一句话,如果你真的帮不了,可以帮一点点;如果你有能力去帮你不帮,你就是见善不做。

    



原文:要依靠佛菩萨的佛力,来去除我们的业障和消除我们的障碍。

白話佛法3-36《学佛有“三力”,妙心始悟佛》

告诉你们要有信、愿、行之力。什么叫信、愿、行?首先,要有信心。我相信佛菩萨一定会救我,我相信佛菩萨的法力是无边的。第二,要有愿心(愿力)。就是我发愿做出什么,就是要许愿,要发大愿。第三,行。就是要真正地去做。单单有愿力,不去做那是不行的。单单靠嘴巴,靠念经不去做事情,也是没有行。

 

能力、佛力、加持力和愿力之间的关系

wenda20121209A_0912

听 众:自己的能力、佛力、加持力、我们平时许愿的愿力,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台长能不能开示一下?

 

台 长:愿力是由你自己本身的信来的,相信了菩萨你才会有愿力,你不相信这个人,你怎么会有愿力?我相信我儿子一定会读得好的,在儿子身上砸了很多钱,让他去补习,希望他能考上精英中学,这不是你相信才会有愿力的吗?加持力是什么?靠你本身的能力有限,很多人根本没有能力、身体不好,已经很倒霉了,这个时候你碰到一个有能力的人,比方说碰到台长给他加持一下,他当然能够得到能力了。就像这个孩子本来读书读得很差,一直考不及格的。突然之间有个人告诉你说:“我来帮你补一补吧。”那你是不是得到加持力了?对小孩子是不是有帮助?这是加持力的问题。佛力比加持力还厉害了。比方说佛的力量,因为你有相信,你才会有愿力;有了愿力,你才会有行动,信、愿、行嘛。因为佛菩萨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,你怎么会相信的呢?因为你相信菩萨能量很大、佛法无边,坏人一定会受惩罚的,好人菩萨一定会帮助的,你就得到佛力的加持了,佛力的加持比一般的加持力还要厉害。如果普通的我作为台长给你们加持,是我本身的能量给你们加持;如果我说用佛力给你们加持,那肯定厉害了

 

(假如他相信佛力,非常非常地相信,然后他许的愿大,就说明他相信得越厉害,许的愿可能就越大。他就是肯定相信,就是这个愿许下去……)能成功(肯定有动力会出来的)一定会的。为什么?你相信的能力越大,愿力就越大。举个简单例子,我相信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死的,那你的儿子一定不会死,因为你的愿大啊。我相信我的孩子一定考得出来的,你拼命地去帮他努力,这孩子真的考得出来的啊;很多孩子就是不努力,爸爸妈妈不管,自己在外面打麻将、做生意,把孩子撂在家里,到最后这孩子当然考不出来了(对,说明假如你没有很大的信力,也不可能许出很大的愿)对,就像你们学佛一样,你们相信台长了,“台长一定能救我的”,很多人不就救好了吗?(对)很多人相信医生,“医生啊!你一定能救好我的。”那这个人可能病就好了,如果“哎哟,这个医生不一定能看得好的”,医生给他打个针,他说:“我本来不是这么痛的,他给我打针之后反而痛了?”你不相信他,你的毛病怎么会好?(对,信心不足)信心不足的话,愿力一定不足,求菩萨都是假的,“菩萨,你保佑我啊,我这个事情家里一定要解决啊,我从现在开始不吃……活……海鲜了……”因为他想想,说不定还吃呢!他没有这个信心。他如果有信心:“我坚决不吃了,吃什么?就不吃就不吃……菩萨一定会保佑我的,我就不吃。”好了,真的不吃了,愿力就来了。咬咬牙,很多事情苦的时候想一想,苦的人多得很嘛,有什么了不起的!多少人死了,我们还活着呢,活着就是幸运嘛(对对)

 

视频:123.如何理解“靠自身的佛力了生死”!问答20180318B 40:29

    



原文:慈悲心是你叩开佛法大门的钥匙.....佛陀说,慈悲为本

以孝心为重,以慈悲心为本

—— 20170827   吉隆坡

有一位母亲生了重病,几个孩子打工挣的钱付不起医疗费,但是他们安慰自己的母亲:“妈妈,没关系,我们孩子都撑得起。”妈妈每天花很多钱住医院,妈妈心疼孩子。有一天,妈妈跟孩子说:“你们不要再为我这么奔波了,你们也很辛苦,妈妈一辈子也没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,我无所谓了。”孩子说:“妈妈,你一定要接受我们的爱。”但是有一天早上,当他们去的时候,医生告诉他们,母亲为了替三个孩子节约钱,自己半夜里把吊瓶的管子、氧气管全部拔掉了。

 

你们想象一下,妈妈爱孩子爱一辈子,我们爱自己的父亲、爱自己的母亲,爱一阵子。学佛人要以孝心为重,以慈悲心为本。所以,看待比我们年长的,都要把他们看成是我们的长辈;把比我们小的,都要看成是我们的孩子;把跟我们一样年龄的,要看成是我们的兄弟姐妹,这样你才会拥有真正的无缘大慈。(掌声)

 

白話佛法3-18、立身十戒

第十,存悲心以养德。人的道德是怎么样来的?因为你慈悲人家、你悲悯人家,你感觉这个人苦、那个人苦,你的德性就出来了。师父教育你们看见谁都要觉得他可怜。你觉得人人都可怜,你就养成慈悲心了,你就不恨人家了,积福德啊。什么叫养德?你的德性是养出来的。什么叫养?不是养孩子的养,是培养出来的。所以为人慈悲是为人之天地之本。学佛修心可以保持你的这个“本”,借假修真才是真正的爱惜这个“本”。培养佛境界,坚持度众生才能让这个“本”得到清源,回归天界,共证无上正等正觉。

 

Wenda20160403A  24:04  如何理解“慈悲心”就是“本心”

听 众:师父,修行人如何壮大慈悲心呢?

 

臺 長:慈悲心是“本心”,所以把自己的本心多多发挥出来,你这个慈悲心就有了。如果今天你这个慈悲心没有,说明你本心没有挖掘到自己的本性,所以你的气场出来就会不好。很多人的气场不好,让人家不能得到慈悲心,这本身也就是他的业障。比方说夫妻两个,老婆拼命想跟老公好,但是老公这个气场出来很糟糕,你说太太怎么能够接受啊?就是说慈悲心是靠相互感应的。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,我们不用自己的慈悲心来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感应,那你说菩萨怎么救我们啊?(嗯,是的)为什么地狱里的恶鬼菩萨救不了啊?菩萨也只能摇头,只能哭泣。他的慈悲心已经被遮住了,不能感受到对方的慈悲心,所以他就救不了他(真的是这样,我们有时候看到观世音菩萨会哭,看到师父也会哭,师父的慈悲心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就融合在一起了,都是这种大慈大悲的心,真的是这样的)很难的,救不了人家心里很难过的,没话讲的,你只能心里流泪,怎么办呢?

    



原文:你只有真正地相信,你这个愿力发出来,那才是大的光芒、力量和能量。

Wenda20180624B   48:08  

菩萨根据众生的愿力大小来成就众生的果位;关于大愿地藏王菩萨

男听众:现在有的人求事业,会许愿赚多少钱拿出多少来做功德。他许愿的话,这个比例最低要求多少呢?

 

答:实际上他的许愿,他只要能够大发心,菩萨就会保佑他。菩萨是根据你愿力的大小来成就你的果位的。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,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大吗?(哎呀,太大了)好了,成就地藏王菩萨的果位了——佛。对不对?菩萨为什么称他们自己为菩萨?就是为了放低自己,平等心。我问你,实际上地藏王菩萨是不是佛?(是,他是地藏古佛)好了,知道就好了

 

(明白。师父,地藏王菩萨在度化地狱众生的时候,是怎样度化呢?您给大家讲讲吧)他的愿力所为啊。那观世音菩萨怎么度化人家的呢?给人家愿力所为啊。比方说地藏王菩萨到下面去救度那些苦难的众生,那些曾经做过坏事的、那些已经受了果报的在下面的苦难的众生,那么他这个愿力会在他的心中产生一种强大的磁场力(超级能量场,是吗?)嗯。你看地藏王菩萨在成就这个果报当中,他曾经是以大孝和大愿广为流传的。地藏菩萨是大愿菩萨,你们知道吗?(对)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一位得道的高僧,他已经是菩萨了,是佛了,他许了一个大愿去救度众生,那么是不是他的愿力会散发出光芒啊?(对对,是的)只要闻到他这个光芒的,就会得到救度。实际上它是一种光芒。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比方说我今天说“2019年几月开始,你将得度”,你虽然还没得度,你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已经感受到你有希望了?(对对对)你毕业之后,我指定你可以到某个大公司里去,你读书是不是有兴趣了?有那种能量了?这个能量场哪里来的?就是因为人家的愿力。举个简单例子,比方说现在清华大学说“我要将这个中学所有的学生全部升到我们清华大学来”,你说这个愿力一来,这个中学里所有的学生是不是欢喜雀跃啊?(对对,是的)那么他们进去了没有啊?还没有,但是他们开心了吗?(开心)为什么?是因为清华大学的愿力,让这么多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愿力的能量体,让他们加紧学习,让他们感受到今后有前途、有希望、有未来。是这个概念(明白了。师父,讲起清华大学的校训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,这些都是厚德载物)是啊。实际上追求当时成本的人是最傻的。做生意也是这样。

 

很多大菩萨都是现声闻相,“现声闻相”是什么意思?很多人动不动就讲《地藏经》,《地藏经》里说“以神通力,现声闻相”,菩萨到地狱去救人没有神通的?没有神通怎么救啊?为什么要现声闻相啊?声闻相就是出家相,所以为什么叫“出家师”啊?法师就是给人家一种模范的样子。《地藏经》里都讲了,因为这个世界实在太肮脏了,所以你没有一种很大的愿力,甚至连你的苦恼、连这个人间肮脏的东西你都不能完全消除。所以地藏菩萨为什么要立誓度尽六道一切众生,自己才成就佛果啊?就说师父这么小小的学佛人,师父都有“要度尽全世界一切有缘众生”的愿力啊

 

(对对对。其实弟子也很感恩地藏王菩萨,当年是地藏王菩萨叫我接触了师父的心靈法門)对啊(感恩地藏王菩萨)菩萨都是很慈悲的,菩萨不会这么小气(对)菩萨慈悲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,只要你能够一念善心,他就应你所求而消灾增福。其实地藏王菩萨也好,众位菩萨……他就是要以成熟众生的善根,成熟你们的善根、善缘、善力,就是这样(对。师父,我觉得师父说的菩萨的境界很高,无论你修哪个法门,你只要成就了,他们就高兴。是这样吗,师父?)对啊,他的目的就是救人,只要救到了,他当然开心。医生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救人?如果一个医生为了救人,他当然高兴了;如果一个医生为了赚钱,看见人家病好了,他就难过了,因为他没钱赚了(对,师父说得太对了)

    



原文:你只有把它变成慈悲心、善良心和布施心,你把所有的外心都作为一种良性循环,你的内心才会是真正的佛性。

白話佛法 10-34 《内修慈悲 常离法相》

希望你们学佛内外都要修,内修慈悲,外修清净, 内心的慈悲会造就你外心的清净,外表让人家看上去是一个很清净的人,他的心一定很慈悲。师父经常说,一个看谁都看不顺眼的人,这个人一定是内心没有修,所以你们想知道自己修得好不好,先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, 如果你看谁都不顺眼,这个人根本没有修心,因为你没有慈悲心。明心见性是修内,慈悲的心,明白的心,看得到自己的本性和良心,那么你的内心才会修得好。

 

从内心去发现本初的佛,通过实修,一切以佛的要求来生活,你很快就会发现“原来”就是“觉醒”。

——佛言偈语

 

内心与外心!《智慧小故事-践行障碍》

----20130924 台湾高雄

隔壁占我便宜,自己心想:“我凭什么让他占便宜?我要去骂他!”另一个本心说:“不要去骂,大家是邻居,以后会找麻烦的。”外心又说:“凭什么啊,经常给他欺负,时间长了他会爬到我头上来的。”内心又在斗争:“不要啊,他也帮过我们,算了。”这个时候,内心和外心在不停争斗,如果外心胜利了,你就会闯祸,就会用外心去伤害别人。如果内心的佛德和本性善良的一面战胜了外心,不去争不去吵,可能就转危为安,就没有冤结。所以不要注重外心,要注重内心世界,内心世界的光明才是真正的光明。

 

提问19.什么是“外心”

———20160425新加坡33:09

问:请问师父,什么是“外心”?

 

答:通过思维在心里想的事情,没有告诉别人,那叫“内心”。“外心”是什么?我接触到事物之后,让我第一个感受到这个事物的存在,我对它产生的,自己的思维的倾向性和理解力,这就是“外心”。也就是说我今天看见这盆花,我的外心一看,“哎呀!很好看”;我的内心呢,在想:“哎呀!怎么像个蛋糕啊?”听得懂了吗?(哪些情况下会被外心所控制?)当你内心想对一个人好,但是外心呢,你觉得这个人对你非常不好,那么你的外心控制,就说“我不要对他好,我就不对他好”;但是要用内心来控制外心,就是说“哎呀,这个人也很可怜的,他做的这些事情要原谅他”。那么内心的能量大就控制了外心,外心的能量大就控制了你的内心。

 

视频:319.如何理解 “外观众法,自观内心”!

 

 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:以心教化,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,直达本性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二百二十五)2018-05-04

问:梦中达摩祖师给我开示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的意思,以心教化,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,直达本性。有时候想想,按照达摩祖师所说的,是能找到我的本性了,也能找我本心,我的心忽明忽暗,只能治标、不能至心,理解容易,做到很难。

 

答:为什么“心经”,就是要把心擦亮,让心找到本性,本性就是佛性。以心教化,以我们的心来教化众生,每个人要以本性在社会上活着。直指人心,使本性理解开悟,不能为自己活着,要明心见性,要开悟,不能为人间的物欲而活在世界上,才能达到明心见性。一个明白人的心才能见到本性了,才不会做坏事。见到本性就是见到佛性了,见到佛性的人会做坏事吗?到达本性,就是你九识田阿摩罗识的佛性。同修他自己这些话很对。为什么我们人早上很开心,下午不开心,晚上又不开心了?就是忽明忽暗。忧郁症就是一会儿想通,一会儿想不通;很多夫妻也是这样,吵架的时候闹离婚,晚上好了都忘记了,吵架的时候又想起来了,又不好了,不就是忽明忽暗吗?但是这个心不能代表你的本性。很多人说,我这次下定决心要离婚,但本性做不出来,看看自己的孩子,看看老公也蛮可怜的,下不了这个心,就是不能到本性,只能治标。所以,“以心教化,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,直达本性”,是非常难做到,一件事情发生了,最后要用慈悲的心去忘记,不去记恨别人,最后谅解圆融宽容别人,是很难的。

 


白话佛法选摘

每日佛言佛语 2021-03-05《内心外心》

    



视频开示 空观与九识合一 200401B (三十)


希望大家要懂得学会佛法的空性,空性里还包含着慈悲,因为慈悲的人才会有智慧。不肯慈悲别人的人,不能原谅别人的人,每一天活在自我当中的人,他哪来的智慧?智慧怎么来的?慈悲不是“空”:我们做一件事情,去慈悲别人,我们心里感恩别人,觉得这个人很可怜,觉得这个人我应该帮助他,觉得这个人我应该慈悲他,你心中是“有”的。你拥有了慈悲,但是这些慈悲是你本性中的,又可以视为空性,因为在你第九意识阿摩罗识中,你本来就具有那种慈悲的佛性。有了慈悲,你怎么会没有智慧呢?你已经运用了菩萨的大慈大悲,你的大智大慧就会开始。不要以为在心中“拥有”慈悲。“我不是有吗?没有空性。”对了,因为慈悲可以跟你内心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融合在一起,让你找不到慈悲。其实在你的空性中,已经有慈悲的成分在里面了,你用不着再去想“我要慈悲”,放在第八意识中。对佛家来讲,空和有为什么是一样的,就是这个道理。你是一个好人,你从小就是个好人,你本来就是个好人,那你做出来的事情,一定是好人做好事,好事一定是好人做的,对不对?你说“我已经做好事,每一件事情做出来我没有感觉,我都是在做好事”,你说是不是空?因为你是好人,所以你做出来好事,这是空。但是你有做好事吗?有。那有和无不是一样的吗?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佛法经常说空无,明明有的,为什么说没有,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

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变得空性呢?师父今天要跟你们讲信根,信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,一切功德来自于信。天天要做功德,你不相信你会有功德吗?一切功德来自于信,你要相信;如果你今天没有相信,就算你布施了,大不了就是善。布施多了,大善;布施少了,小善。每个人都可以行善,众善奉行,但是问题是你开悟了没有,你要相信菩萨。你今天只有善,转世就把这些福报全部给报掉了。你今生非常非常努力地行善,来世全部给你报掉——福报,你可以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,或者很有地位的人,那是因为你上辈子成功地行善。那么我们今天不一样,我们相信,我们有这个信的根,根就是我们的佛性。因为我们相信佛陀,相信菩萨,相信观世音菩萨,所以我们相信菩萨所做的一切,可以瞬间转化成观世音菩萨的学佛田。

 

大家记住,心中有块“田”,八识田、九识田都是块“田”,你在“田”里到底种什么。你种上善就得善,你种上恶就得恶。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这些,以后才能修菩萨,成菩萨,你才能修佛,才能成佛。所以信根非常重要,我们一定要相信到底。很多人一辈子就是没有相信到底,跟师父学了几年了,“哎呀,差不多了”,就念念经,修修心——不行,要相信,要彻底地相信,要完全地相信。因为这个信,佛就可以成全你;因为这个信,你会产生一种精进力,产生了精进力之后就会产生佛力。



【PPT新课件】电脑下载链接






上一篇:【课件】6-31.做功德不着相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10-13 05:12 , Processed in 0.048597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